作為公共事務顧問公司,順律顧問(Soundline Consulting)專注於議題管理(issues management);以下就本公司實務,說明這套策略管理流程的四個循環階段。
• 議題在此是指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討論、爭論、持有不同意見而且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。
• 在公共事務的框架下,議題管理是一項策略管理流程,用以及早發現、追蹤並因應可能影響企業(或其他組織)營運發展與公共形象的議題。需要強調的是,議題管理並非管理議題本身,而是管理企業或組織針對議題的回應方式。
• 議題管理具循環性,由四個階段所組成(如下圖),並需隨環境變化,滾動式調整溝通策略,目的在於降低風險並掌握機會。
議題研究
• 就公共事務專案而言,首要工作是盤點可能對組織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法規與政策(包含現行及研擬中)。
• 除了法規政策之外,輿論動向以及官員與倡議團體的公開發言亦是研究重點
議題熱圖。
• 完成議題研究後,需進一步確認各項議題的優先順序。
• 最終可以據此繪製「議題熱圖」(issue heatmap),並定期或不定期更新,以掌握議題的動態變化。
利害關係人地圖
• 根據組織的業務範圍及相關議題,列出不同類別的利害關係人,例如私部門、公部門、學術界及社會團體。
• 接著針對利害關係人的立場和影響力進行分析。
• 盤點、分析完後,再將利害關係人進行排序,最終完成一份利害關係人地圖。
• 鑑於社會政治格局的動態變化,利害關係人地圖會視情況更新。
訊息屋與問答集
• 以利害關係人地圖作為基礎,當組織確立溝通目標後,可針對不同利害關係人擬定溝通要點。
• 主動溝通的內容通常以「訊息屋」形式架構,包含基於數據、論據與事實所擬定的溝通要點(key messages)與摘要(umbrella statement)。
• 在被動溝通方面,組織可依利害關係人分析,預測可能被問及的敏感問題,並事先準備適當回應;這些內容通常會依議題領域(issue area)或主題進行分類,並以問答集形式彙整呈現。
溝通策略
• 一旦組織確定議題是什麼(what)、主要利害關係人是誰(who),並且擬好溝通要點,下一步則是判斷如何(how)、何時(when),以及何地或透過甚麼管道場合(where),才能最有效地傳遞訊息。在策略規劃中,最核心的問題是為何(why)。
• 鑑於社會政治環境的持續變動,溝通策略雖可作為藍圖,但仍須酌情更新。
為了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,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詳情請參閱隱私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