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10

「沒有缺席的1194天:與臺灣並肩作戰-COVID-19防疫大作戰!」

1,194 days without pause: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Taiwan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-19" Pulse Research|award-winning PR partner in policy communication

挑戰與現狀

案例起點:百年大疫下,臺灣民主防疫的溝通考驗

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後迅速蔓延全球,重創經濟與生活型態,成為人類世紀挑戰。臺灣自疫情初期即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(CECC),以「同島一命、民主防疫」為核心精神,歷經1194天疫情起伏,建立全民信任與合作的防疫典範。根據疾管署統計,截至2023年10月1日,全球確診數突破7.7億例,死亡人數逾690萬,對世界政經造成深遠影響。

面對全球疫情、假訊息氾濫與社會恐慌,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必須在資訊透明、即時正確傳達、以及全民防疫認同之間,取得最佳平衡。如何以多元媒體與有效溝通策略,維繫民眾信任、凝聚社會防疫共識,成為疫情期間最關鍵的溝通課題。

專案目標

民意傳播團隊長期協助疾管署進行政策行銷與公關,面對COVID-19疫情挑戰,再次肩負重任,依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政策,全面執行交辦任務,例如建構多元訊息傳遞通路(直播、影音、設計、Podcast、記者會)等。專案核心目標不僅在傳遞防疫資訊,更在於透過正確、溫暖且專業的溝通,讓民眾在疫情不確定中感受安全與信任。

策略與企劃

策略核心:資訊即防線,信任即防疫力

以「民主防疫 × 精準溝通 × 多元族群」為主軸,結合公關策略、數位行銷、影音內容與名人傳播,形成橫向與縱向整合的360度溝通網絡。

 

【縱向串聯-全民防疫的資訊閉環】

一、疫情期間即時訊息佈達

二、語言多元族群共融

團隊製作至少135個主題宣導短片、13語言版本(含台語、客語、原民語、英語、印尼語、越南語、泰語、菲律賓語等),超過470支影片,讓國內民眾,新住民與外籍人士皆能即時掌握正確防疫資訊。

三、專業醫療研討平台

疫情趨緩後,舉辦多場醫護線上研討會,協助醫療專業交流經驗,提升照護品質。

【橫向延伸-情感共鳴與政策信任】

一、專業與感性兼具的公關影片

《戰勝Omicron 迎向新生活》: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出演,理性說明疫苗保護力,結合感性訴求,傳達團結防疫信念。

《罩住彼此》防疫紀念影片:由金獎導演操刀,以「口罩」為象徵,紀錄全民堅持與互助的百態故事。影片首映於「COVID and Hope」防疫感恩晚會,獲網路熱烈回響,「謝謝每個罩住彼此的臺灣人」成為全民共鳴語。

二、多媒體全面曝光

結合電視、網路、Podcast、報章廣播等多管道傳播,觸達不同世代閱聽群。

防疫大作戰短片進駐捷運站、高鐵站、車站及大型公共區域,強化防疫意識。

三、名人與KOL合作放大效益

邀請國民阿嬤陳淑芳拍攝「疫後新生活」宣導短片,鼓勵長者接種疫苗。

降低民眾恐懼感、擴散正確訊息。

成果與價值

整合傳播成效:全民防疫的成功典範

防疫影片累積觀看數破千萬,公關價值逾3,700萬。

防疫研討會場次、總曝光逾620萬次、觀看數逾45萬次。

社群觸及全面提升,疾管署1922粉專互動率較去年同期提升35%。

疫情期間假訊息澄清件數下降20%,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顯著上升。

多語言宣導影片上線率100%,新住民社群回饋「第一次聽到母語版防疫資訊」。

Know-How提煉:成功關鍵四點

科學理性 × 情感共鳴:以專業資訊結合人性溫度,讓防疫成為全民信仰。

多語整合 × 全族群溝通:以語言為橋樑,讓不同文化都能即時接軌防疫資訊。

O2O防疫閉環:從線上政策傳遞、線下活動到社群互動,形成完整溝通鏈。

專業公關 × 即時反應:快速掌握疫情輿情,確保訊息正確傳遞與信任維繫。